您好,欢迎您进入中关健体教育科研网!
网站公告:

教研成果

涵养人文情怀  提高学科素养

——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涵养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    张小澜

[摘要]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热词。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和普通高中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明确,越来越多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在深入思考,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参考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笔者提出“人文情怀”应该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由于笔者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因此,该论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在教学中如何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该论文首先明确人文情怀的内涵,分析了学生人文情怀的现状,然后提出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方法和途径,最后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该论文也为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思路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涵养;人文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另外,首次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也明确了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无疑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1年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中 “人文性”是课程性质之一,“以初中生的发展为本,为他们的成长服务;从初中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发育奠定基础。”[1]在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则是排在首位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其实,“人文性”、“人文底蕴”和“人文情怀”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认为“人文情怀”应该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力图从多方面谈谈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涵养,希望能对落实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有所帮助。

 

二、学生人文情怀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一)学生人文情怀的内涵

首先,“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文明以止,人文也。”《辞海》中对“人文”的定义:“人文指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刘庆昌认为“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既可以以知识和思想的形式呈现,也可以凝结在一切人造的物件和人为的事件之中。”[2]

其次,关于人文素养的理解。在此,笔者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一是荀子在《劝学》中的所劝之“学”是要学如何成为“人中君子”,是“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二是知识和素养的关系。“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到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3]

最后,谈谈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人文情怀内涵的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人文情怀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政治学科观点,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还要学会去分析社会现象、思考人生意义、拥有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厚植人文情怀,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将人类文明先进成果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情怀涵养心灵,最终培养出求真、向善、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二)学生人文情怀的现状

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人文情怀呈现以下特点:

1.面临学业压力和老师、父母的期望,学生呈现焦虑状态,仍然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唯分数论”,忽视了精神成长、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

2.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的中学生不仅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开始学会从多角度评价他人,评析社会现象。而由于全球化、信息化的加快,多元文化和价值观不断涌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信仰迷失、价值观混乱等不良现象,加之中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导致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往往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有时甚至出现偏激和错误;部分学生深受当今社会商业氛围的影响,追随的是各种流行的大众文化产品,这导致部分学生精神浮躁,认识浅薄,对自然、生命和美缺乏发自内心的尊敬和守护;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情绪的调控存在不足,且抗挫折能力较弱。

3.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用坚守岗位勇担责任,用冲锋在前诠释作为,用志愿服务写就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初中生在逐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时,已经开始深入思考自己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甚至与世界的关系,开始探索怎样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在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途径和策略

(一)教师当富有人文情怀

教师富有人文情怀,是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青少年的前提条件。[4]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富有人文情怀呢?

1. 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厚学养德,厚德载物。教师可以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实践教学的教研论文;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哲学、史学、美学著作等,提升文化修养;适当地读一些学生喜欢的时尚流行书籍,以便分析学生心理,加强对学生读书的指导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5]

2. 教师要尊重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首要前提。[6]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其实很难。比如教师面对学生个体时,能否在任何情况下、面对任何学生,都能做到尊重。实际发生的种种侮辱和伤害学生的事件,虽然不具有普遍性,却也已经说明进行尊重的实践远远比具有尊重的观念艰难。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引导。

(二)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做了题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讲话中提到要成为好老师必须要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些要求的落实都离不开老师的三尺讲台,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课堂。

1.剖析社会现象,聚焦人文情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7],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们的课堂要尽量满足初中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热门话题的关切。除了在教学中引入鲜活的热点事件,笔者一直坚持在课前让学生进行“5分钟新闻”的时事分析。学生就社会热点事件和社会现实生活话题展开讨论,深度剖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开发、捕捉和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同时,聚焦人文情怀的培养,重在让学生情感上引起共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针对近年来不断曝光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教师可结合具体案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校园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防范校园暴力行为的方法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和价值。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态破坏等危害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的问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新闻热点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8]

在七年级(上册)教材《活出生命的精彩》(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课时)“冷漠与关切”的“探究与分享”环节,有两则图片(老人跌倒后没人扶和老人跌倒无助,热心学生相助)引起了学生极大的争论。当时正值江西上饶三名中学生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持续发酵,部分学生提出不能搀扶老人,否则容易惹祸上身,并以社会实例为证。有一位同学甚至联系到当时热映电影《芳华》中主人公刘峰的遭遇,提出:善良的人未必会有好报,做人不能太善良。此观点一出,立即引起一些学生的共鸣,有些提出反对意见的学生在那些“铁证”面前,一切质疑似乎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此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还要进行有意识地引导,比如新颁布的民法典为什么称为“好人法”?现实生活中做好事的代价与回报?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碰撞中让学生理解并认同:关爱他人生命,拒绝冷漠,做一个温暖、善良的人。

2.注重传统文化,熏陶人文情怀

2016年,北京市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新一轮中考改革在考试内容上的变化首先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考)出来。比如: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古人刚健自强、与人为善等思想精髓;从一些红色经典、历史题材作品中出题,从日常生活中的节日、节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等知识中出题。新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名誉所长鲁洁教授、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则认为,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因此,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方式,力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活动,让学生感受身上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以民族精神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精神世界。[9]

教师要注重挖掘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努力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熏陶学生的人文情怀。

(1)专题式学习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框题《延续文化血脉》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专设课时。教师可以就传统文化内容开展专题式[10]学习。专题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围绕专题收集信息,根据教材内容精心提炼、组织和编排,将所授内容通过恰当方式、难易有序、有的放矢表达出来与学生交流。笔者在该课时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将学生划分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小组,课堂上由学生自己讲授。学生通过了解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从而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传统美德的学习,不仅能够描述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还懂得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弘扬传统美德,涵养人文情怀。

(2)渗透式学习

新教材融合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中的“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思想深邃、语言凝练的传统文化经典语言;在现代生活中仍富有生命活力的传统文化材料等等。对于这些内容,教师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还要在案例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也尽可能安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在进行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第一课时《认识自己》的教学设计时,笔者在导入中用到了于丹教授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认知天地万物,增长本领,积累经验,但唯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和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感受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引用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评价方法;借用李世民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来理解他人评价的意义;通过习近平主席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表达哲学终极之问——认识自己。在《学习伴成长》一课,首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两个繁体字各个偏旁部首形象生动的图画,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图画猜测古人创造“学习”二字的原因,在教师对这两个字抽丝剥茧的分析中,思考学习的内涵。

3.调整教学内容,凸显人文情怀

学科素养是学科知识沉淀的结果,因此学科素养的培育需基于学科知识的层级性,[11]更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质,重视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爱的教育、权利义务教育、生态教育等,使思想品德课回归生命与生活的本色,反映了浓烈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关爱。教师要注意新编教材中调整的凸显人文情怀的内容,比如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强调学生在尊重生命基础之上,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面对青春期出现的问题,感受“长大了”、“成熟了”的美好和责任;调适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突出法治教育,要求学会享有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他人的权利、义务;强化公民意识教育;突出全球意识,单列一条“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与愿望”;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和利用教材中的各类人文素材,体现其人文要求,凸显人文情怀。

4.挖掘校本文化,提升人文情怀

校本文化是对人的品质产生潜在影响的环境文化,既包括显性的设施环境,如建筑绿化、景点等,也体现为隐性的校风、人文等环境,如师生言谈举止所表现出的文明修养、得体大方、高雅气质、博识卓见、包容理解等或体现为办学理念或导向的人文景观、文化景点等。校本文化是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发展,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满足每一个个体发展需求的持恒有效的活动文化。[12]

以我校为例,从“香慈、立新、北实”历史中走来的百年名校,鸿儒荟萃,领思想之潮;群英云端,开风气之先,筚路蓝缕,淬砺奋发,铸就了刚毅坚卓的气度风骨,构成“从慈善教育到魅力教育”的动人交响。[13]美丽优雅的校园环境与魅力文化相得益彰,处处流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凸显核心价值观和特色文化教育,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爱国爱家成为这所百年名校师生最深沉的情怀。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实践作业,让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充满人文情怀,是教师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学生可以进行室外心理游戏、观看有意义的电影、辩论赛、模拟法庭、参观社区矫正中心、参加各种环保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开展专题研究等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提高道德践行的能力。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与课程有关的作品,比如手抄报、台历、文献参考资料剪辑、专题网页制作等。这里给一线教师提供部分实践作业,供大家参考:

1.每学期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必看视频,如七年级上学期《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传奇之尼克·胡哲传》、《小孩不笨》、《小猪教室》和《地球上的星星》。

2.以组为单位,调查任教教师一天的工作,提前写好采访提纲,以视频形式呈现

采访活动,每位同学选择一到两位教师写出祝福卡片。

3.将孝敬父母具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中,并且记录下来,可以是以手抄报、PPT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

4.1)画出自己的家谱 2)访问爸爸妈妈或祖辈,了解自己家(家族)的家风和

家规,最后统一写到A4纸上,形式不限,创意无限。

5.在旅游中最让你印象深刻的风土人情,以手抄报、PPT、视频等方式呈现。

6.认真记录寒假生活的所见所闻,或感动的瞬间或平凡的点滴,以手抄报形式呈现,附上照片,并用简短的文字描述照片和感受。

 

(四)结语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博学多识,阅历丰富的专家、杂家,更应该是有着人文情怀的教师。当然,由于笔者经验和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留待今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路漫漫其修远兮”,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涵养和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引导,教师永远在路上!



[1] 著作:[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期刊:[1]刘庆昌.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J].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3] 著作:[2]龙应台.百年思索:会谈钢琴的刽子手[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1.

[4] 期刊:[2]张成云 马秀英.论德育的人文情怀[J].学校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5] 电子类:[1]蔡丽华.教师要多读书.品略图书馆.2020-10-5.

[6] 期刊:[3]朱学军.关于初中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之我见[J].知识文库,2020年,第11期

[7] 期刊:[4]王雪萌.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机遇与挑战[J].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8] 电子类:[2]菲尔麦德.浅谈学生人文底蕴核素养的培养.知乎专栏.2019-4-26

[9] 电子类:[3]mashal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Baiduwenku 百度文库2020-7-11

[10] 期刊:[5]严道群.专题式教学法[J].成功素质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

[11] 期刊:[6]李润洲.专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教育发展,2019年,第15期

[12] 期刊:[7]程振理.校本文化引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0年,第8期

[13] 电子类:[4]中国网官方账号.百年名校—北京实验学校.中国网.2020-10-18


版权所有 © 蕴动(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0039434号-1